這是大一準備保育周展--四季醬遊時所收集一篇關於合歡山的文章
--------------------------------------------
路過清境農場未曾下車走走,因為絲毫無法感受到那兒的"清靜",美麗的草原及綿羊令人感到不協調,絡繹不絕的人潮、車潮彷彿西門町般擁擠。隨著海拔上升即將抵達合歡山,右側鳥瞰遙遠的清境附近山頭,原本蒼鬱的山林被啃食的慘不忍睹,非常令人心痛。若國人無法改變旅遊模式,採較友善的心態與自然共處,交通的便捷只是加速大自然被吞噬的催化劑!
每個人生命中都需要一條清澈的河,一座青翠的山,去記憶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但當每個人都移民到一座應當被保育的高山上,蓋一座大房子時,就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合歡山在大量民宿和遊客湧入後,未來會如何?著台十四甲線從合歡山往埔里方向緩緩下行。六月中的合歡山,冷冽而清新的山風下,台灣鐵杉、玉山箭竹、紅毛杜鵑把翠綠的青巒染上一抹紫紅。但在逐漸接近清境農場時,只見一百多條小水管沿著公路突兀地一直拉到清境農場一帶,而幾座二、三公尺高的大型民宿招牌,大剌剌地與遠方壯麗的北萊山形成諷刺對比,四處大興土木,很難真正和過去青青草原上的原野景象連在一塊。
合歡山清境農場一帶,短短一兩年內,在成功的集體行銷和一部份媒體炒作下,變成快速移植台灣庸俗化觀光的熱門旅遊地點,一年前來清境農場的人潮逾百萬人次,而清境農場的總房間數也從五年前的三百六十間增加到近千個房間,而目前正大興土木的民宿陸續完工後,明年底更將有近一千六百間住宿房間。其中,近半數民宿是由為尋找更美好生活而上山的新移民所蓋,新移民已佔了近千名當地人口數的一半。在清境,每棟房子都蓋得獨特,品質遠超過大多數過去山區的旅館。但每一個漂亮的個體,加總起來,卻沒有等於漂亮的整體。「我們還是沒學會如何和大自然融合,」生態旅遊協會監事、中研院動物所研究員陳章波表示,原來上山是希望能夠親近自然,但是現在大家一窩蜂地上山蓋民宿,結果又掉進了台北都會的漩渦之中,「我的房子接著你的房子,到了山上,人還是都關在房子裡。」太魯閣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馬繼康,在看到媒體大幅報導合歡山新移民的故事後,對媒體大篇幅宣揚錯誤訊息非常憤怒,不僅打電話去抗議,也投書報社,但「我好像狗吠火車,」馬繼康沉痛地說。部份台灣城市新移民到了天涯海角,卻仍然充滿了都市人的思考和生活方式。馬繼批評,許多都市人想要遠離塵囂,接近自然,但真正身處自然時卻又無能力享受,只有把山下的那一套搬到山上來,卡拉OK、健身房正是這樣的產物。「只因為民宿業者喜歡吉野櫻飄如雪的感覺,便要捨棄這裡秋天滿山通紅的紅榨槭落葉繽紛的美好,而耗費巨資物色八十棵櫻樹,移植到山上,絲毫沒有想到這會對此地生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馬繼康批評,這不僅辜負了出走的理由,也看不到對這片土地真正的熱愛。
面對遽增的觀光人潮,一到假日就塞車成了很大的問題,而一旦碰到冬日合歡山賞雪熱潮,大排長龍的上山車潮、凌亂的攤販和垃圾,更是把整座山妝點成恍若台北夜市。「台灣的山真的很美,但是到處垃圾真是很可惜,」任教淡江大學的一位美國籍教授 既震驚於台灣山林之美和植物的多樣性,也非常不解,台灣人四處留下「觀光」痕跡——「垃圾」的「惡習」。
「一座山能承擔幾座房子?一座山能禁得起多少車?」陳章波強調台灣人要謙卑地認識自然,向自然學習,要建立真正的生態旅遊,而不是在大自然中觀光消費,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毀了台灣的山林。合歡山一帶在目前缺乏總量管制和整體規劃下,放任個人和業者各憑本事開發,固然在經濟不景氣和農業蕭條下,創造了獨特的繁榮景象,但這種榮景可以維持多久,能不能永續經營觀光和自然資源,是許多人共同的疑問。水源是第一個浮上的問題。五月底,上演在清境農場的一場搶水大戰,就透露了在短短期間之內快速無規劃地開發,所顯現的窘境。位處高山的清境地區,二十餘年一直面臨缺水問題,多仰賴清境農場從遠自二十三公里外、瑞岩慈峰地區的慈翁溪保育區水源地,以引水幹管接引水源供應地區民生用水、灌溉用水及營業用水。需求大增下,五月底更在斷水數天下,居民發生口角和搶水衝突。生態的衝擊,更是被漠視。廢水的排放是未浮上檯面的必然污染問題。「從過去的農藥和肥料,到現在這麼密集的污染源,沒有人評估對濁水溪上游的影響是什麼?」長期研究山林生態,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所長陳玉峰指出,當城市的游資都跑到山裡,將帶動過去集中下游的污染往上游走。連企業人士如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與以發展觀光聞名的宜蘭縣長劉守成,看到合歡山一帶如此大規模開發蓋房子,都很擔心水土保持的問題。「山有好多層皮,而這種大規模開發,所形成的剝皮效應,未來土石流的機會大增,幾乎可以預期,」陳玉峰指出。「照這樣無節制地開發下去,清境農場只剩五年的光景了,」一位荒野保護協會的會員悲傷預測。見晴農場負責人、清境農場觀光發展促進會施武忠倒沒有這麼悲觀,他認為當台灣經濟這麼不好,卻還有這麼多人對這裡有信心,願意投資建設民宿是好事,但他也期待政府公權力能夠介入管理,「我們也希望能維持好山好水,不要被毀掉,但這不是個人可以做的。」只是,政府公權力和規劃能力永遠趕不上資本的流動速度。
任職工程顧問的王源森去年和妻子來到清境農場度假,歡喜地四處看民宿,甚至自己也想移民合歡山,今年五月很高興再舊地重遊,卻失望地發現,清境農場彷彿變成一座大工地,「大自然怎麼能受得了這種開發?」再次重回,他和妻子移民合歡山的夢醒了。為了滿足台灣人嚮往「歐洲式」山居生活的夢,每一座民宿幾乎都有一個洋名字:維多利亞、莫內、維也納、小瑞士,「我們切斷了對自己文化、生態和山林的理解和認知,只能移植西方的建築和文化經驗,」陳玉峰分析。在歐美,許多風景特定區中對建築的本土形式和材質都有極嚴格規定,以北加州沿海公路而言,蓋房子只能選用當地材質,房子型式也限定幾種規格,以避免景觀污染。
--------------------------------------------
http://w1.southnews.com.tw/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2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子Someboy Haw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