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Brisbane to Cairns, QLD
一大早 天才亮 有點雨 坐交通車回Brisbane國內航廈 搭轉機班機北上
飛機一路沿著海岸飛 我低頭看著一路的景
不同於回台灣那樣穿過紅土大陸的景色 綠色的土地與海景
其中一個區域那深綠是很濃烈的 海也是很強烈的綠
綠島與綠海間圍了一圈白
從來沒有 在高空上仍能如此美麗與濃郁
整個時間仿佛暫停 端視
估一估距離 這會不會就是Whitsunday island 這樣的領域一定有個配得上的名氣
就當它是吧

來到Cairns 台灣的朋友還拍了早餐饅頭來問早 可惜我吃不到
天氣很陰 又回到那濕濕熱熱的環境 看出去也總是有小綠山
等shuttle bus到客棧 一晚二十 車錢下車給
很一般的客棧 整體上和Alice Spring有點像 一層樓的房鋪展
房子有點舊 看來Canberra那種飯店級的客棧很難得
離市區有一兩公里有些遠
一路走出去 這裡有很多旅館和Darwin一樣
不同的是 它們不再是美侖美奐而帶有藝術品味的高樓
也沒有澳洲鄉下矮樓民居的那樣風情
以為會是個超級名勝
一切就像回到台灣一樣 或是更像新加坡的一般居住區

市區有些像以前熟悉的Sunnybank 一兩層的樓房
沒有西洋外觀 卻有與多亞洲招牌 而靠海的另一條街則是西洋風味
靠內的那一側有個市內的mall 但那邊除了那個mall相對很安靜
除了民房就是銀行 當然民房就像亞洲一樣幾層樓的水泥屋 設計上也不雅致

天氣怎麼那麼陰 可能最後一個點了 沒錢了 現在是人窮志短
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再南走
有誰告訴我whitsunday有多厲害 坐下去好貴 整趟至少要再多花八百澳
有朋友說 海邊沒有天氣好實在不會好看
Whitsunday天氣也不行 不如下次再去

我先尋來FIT travel 可能是生意太好 有許多假的FIT旅行社 官方網站上還特別指明
網路上有許多疑問 在裡頭和人員確認後訂了接下來三天的行程
到天空之城 中級全天泛舟 與浮潛加深潛體驗加直昇機看大堡礁
也一再確定浮潛有度數的潛鏡
朋友覺得我應該是去跳傘吧 但我不敢跳 心臟有點問題 而且會暈針
我不能保證我心臟不會真的停下來 休克 真的有機會 不值得賭。
她說我運氣很好 四月就要再漲價 我相信 澳洲每年會固定調漲 稅 薪 價

到處走走 海邊有個沙灘也有許多人在那裡玩水 但已經沒有那個典型而習慣的風景與氣氛
mall也普通 一些小展館也都關閉 或是小到也不想進去
可能看太多習慣了吧 對於熱鬧的市區並沒有特別的感覺與新奇
只其中逛到一邊珠寶店 女店員是大陸移民 覺得很漂亮
尤其是覺得很友善 也不會推銷而反感 更別說有沒有大陸人的那種衝突不禮貌
感覺就像是朋友一樣
當然啦 這也是一種推銷的方式 而且這種珠寶店也不可能滿滿地客人
她教我怎麼看珍珠 還真的一個個拿出來比給我看
原本覺得珍珠以淡水小珠最低價 再來是南洋黑珠 最高價是澳洲大珠
澳洲的南洋珠有金色的 粉色的 但是以白色為主
看了很多網路資料 覺得中文的都是東抄西抄 內容也不夠專業 後來直接用英文查
就算這樣 珍珠的伴色其實很不確定與了解 更覺得就還是大白色一顆
伴色與虹彩只是伴了一點
但她一拿出來比才了解 伴色真的有很多種 銀的 黑的 粉的 綠的 很多很多
而且每一顆都是白珠卻真的因為伴色而相完全不同的珠子
第一次發現珍珠那麼美麗 就像是挖到神化寶物攤開手那般
她說她們會自己從Broome進裸珠 一顆就要1500澳 所以太便宜的珠是不可能的
不過澳洲幾乎都是真的 至少在標牌寫的內容上是真的
比如寫了南洋珠 就一定是南洋珠 但不一定是澳洲的
在傳統市場的店家就比較會刻意會用一些沒有造假但可能被騙的方式
如果不是珍珠 他們不會寫上珍珠而寫成創作品 但可能放在一起 你不問 他不講
在這些地方逛珠寶我都覺得怕怕的
回去之後打電話問Broome的店家 原來那顆便宜的粉紅色珠子是淡水珠 用925純銀
我也不知道怎麼變得那麼敢緊英語電話
別看在這裡是便宜貨 這樣的東西回台灣是高價品

在mall看到便宜的粉紅色淡水珠 幾十塊而已 但就沒有我之前的美。
我也為大家的珠子都拍了照先給大家看

客棧用電磁爐 但是這次更慘 想煮麵 連水都煮不熱
所以我又放棄煮了 全部都去市區吃
當然晚上的冰奶茶還是不能錯過

03.10 Paronella park area, QLD
Paronella park的英語tour
雖然是英語tour 洋人只有幾位 幾乎都是華人 有的還不會英語 因為中文團滿了才來英語團
真不知道車裡的洋人和司機是什麼感覺
該講的還是都會講 但感覺這位司機也是很安靜
一切就只像工作一樣 更別說融入團體 真的和Uluru的那位差很多

環境和台灣一模一樣
潮濕的闊葉植物 雖然在台灣時不覺得潮濕
看出去一定會有一些小山 一定是綠色
天氣陰陰的 還下點雨 望出去是有點濛濛的
整遍的田種的是香蕉或甘蔗 只除了沒有灌溉水道 而邊上都會圍長鐵籬笆
真的和台灣一模一樣 更像鄉間 尤其是宜蘭帶有總是陰雨的鄉間
其實這個tour開得蠻遠的 在地圖上往南繞了一圈
漸漸往山裡靠 穿過山區再從內陸北上
當然山並不高 連同植被的樣子 山的面貌 顏色 與氣息 真的感覺和在台灣低海拔一模一樣

先來到一個火口湖吃早餐
Lake Barrine 一個五百公尺直徑的火口湖 並不大 也沒有當初藍湖那種典型的火山口
就當作是山區的小湖泊 差不多也是這種感覺 弱弱的
有坐船遊湖的選項 我沒坐 覺得不需要 看到的東西和岸上也一樣 而且時間變很趕
拿著奶茶和點心在可以直接看著外面的陽台上爽爽地悠哉地吃
這應該是很多人覺得很爽的吧 應該也是Annie所喜歡的吧
但是我覺得還好 習慣 沒什麼
在Gatton住到Railway st終於有大木頭地板陽台後 每天下班都會帶杯奶茶坐在陽台上
吹風 晒太陽 休息 發呆 晚上就看星星看到被冷回去
湖邊很緩 水陸交接的地方長了些水生植物 它們為這裡點綴不少
不然就只是一遍平淨的水與圍上的小山
許多人都吃得蠻快的 走後面的坡道上去
我則是把所有的時間留在湖邊 還有廁所
每天的早便今天有點遲 但一定要清掉 沒辦法

再開一小段路來到 Giant Curtain Tree 號稱有五百年的無花果樹
要走一點點木棧道進去 樹真的很大 垂下來的支持根已經密密麻麻 又粗又壯
原住民傳說當地有樹精
這種類型的樹長得太大蠻可怕的 覺得像妖怪
但是這裡沒有這樣的感覺 可能是人太多了吧
看到一對台灣人在拍照 覺得好想蠻會拍的 就請他幫我拍 我也幫他們拍
然後就聊起來了 覺得好相處
女生本身家裡有錢來澳洲觀光 另一位很像男生的女生是她朋友 打工過又學生簽當廚師。
又開了一段路 路上看得到山坡 和台灣一樣 也是墾一小塊一小塊 墾過的地方變綠草地
其實和台灣一樣 很多地方都被開發了 這樣想來台灣並沒有破壞得比較多
不同的是 開發的 沒開發的 都還是綠色。
在車上覺得手指間怎麼黏黏得 發現指間有隻螞蝗
發瘋得把牠彈到地上 覺得應該是剛剛拍照時手有扶了一下木欄
熱帶雨林這樣的環境不意外 但是現下很可怕
然後車上就發瘋了 車上大陸人居多 女生居多
沒想到踩得死

Millaa Millaa falls說是世界以名的瀑布 看起來只是小涓瀑 很弱
在台灣只是數不清的無名瀑布而已 覺得有些好笑
下著雨大家都不想下去 我覺得總是下去看看 而且有帶散 濕就濕有什麼關係
那位女生也想下去 就撐傘帶她下去
身上戴有一顆珠子 剛好最近有興趣 想借看 她也爽快
只是個小假珠 她說真假其實要細看 既然這樣其實沒有差 而且出來玩假的比較好
大家多少也是都有下來
只是司機很敬業 明明蠻沒什麼的地方而且下雨 大家都想走
但是時間就是要做到足 大家在車上等滿十五分鐘才開車往下

某處停下來讓大家下車 可以往下來到溪谷
可能是司機的景點吧 但是對台灣人來講 就是只要山區都看得到的景色
只是路邊望條溪水

接著經過很大很大的蔗田區 還經過蔗糖廠 司機講得口沫橫飛
糖廠是有比台糖大啦 啊不就這樣 (難搞的台灣人)
接下來到了香蕉田區 就厲害了 真的很大很大 司機說供應了澳洲七成香蕉
我有看過香蕉田的男生工作 當下腦海浮出的不是觀光 而是搬香蕉走在田裡 累
來到這裡的一個小鎮 司機說幾乎所有人都做香蕉工作
我們去一個小餐廳吃小自助巴
小歸小 還不錯 就像台灣五星餐廳那樣 只是時間不夠只能吃一輪多
而且我們味口也被慣壞
和這對台灣人成了臨時的好朋友
其實還有一群四位台灣女生 也是來打工度假 也蠻活潑開朗 只是兩方還沒有太融入
可能她們覺得不需要或懶得交朋友吧 我第二年也這樣 但反而遇到比較多好人
但在旅行中 我是滿願意交朋友的。
吃飽飯要去最重要的Paronella park就是華人說的天空之城 傳說是動畫天空之城的原型
這時司機難得會自high一下 但我真的很期待。

我本來以為天空之城是一個古代的西班牙城堡遺蹟 隨著時間被森林覆蓋
有些殘破 有些留存 半立半傾
完全錯了 它是一個名間建築 當初就是建成這樣 保留到現在 而且帶有一份故事
我們等個中文解說員進去 她也是打工度假
解說得很賣力 覺得喉嚨都快喊破了 但我們都規局 只為了讓大家聽得到才大聲喊
比較對不起的是 這些網路上都查得到 我也都先讀過了所以沒有很認真聽
比較重視拍照和實際的觀看 常常為了拍照沒有人 等大家都走掉拍好才跟上
而且聽是用耳朵 拍是用手 看是用眼 可以同時進行
我知道這樣有些不禮貌 但我不想整趟只是看著她的臉聽著大概已經知道的故事
城堡入口就有小型博物館 是原本就有 以前展示一些槍枝 器物 給來訪者
我注意到裡面還有澳洲現在很珍貴保育的蝴蝶標本
現在主要放了一些Jose Paronella家族的歷史照片
這城堡的主人叫Jose Paronella 西班牙人
小時候聽了外婆的許多城堡的故事 心中也有了城堡的夢想
26歲時來也和當時的大家 現在的大家一樣 來原一個夢
但是真的要做生意成本過來 他只能當個砍甘蔗工人 存了一筆前買了一塊蔗田
從做土地轉售而賺錢 花了十三年終於賺夠錢
回西班牙娶妻Matilda 但未婚妻早就嫁人 為了完成婚約而娶了未婚妻的妹妹Margarita
1929年回來澳洲買了13英畝荒地 花了6年完成城堡 用鐵軌當支撐
用湖底的沙當原料 雇用當地工人 沒有設計圖 只靠腦海的構想
親手種了七千多株植物 自己和工人一手一手用石灰抹牆壁 現在還看到一些印子

走在裡面真的就像走在天空之城的花園場景裡
怎麼樣有這樣的構想 又怎麼樣把想法感覺變成實際的位置與擺放
一開始是宴會廳Castle 三層樓 但並不大 十坪以內 牆柱都很薄
現在用很多鐵柱支持 也不能再上去
建築被蕨類包圍 而蕨類不是盆栽 也不是野生長上 而是直接種植
露天空間有個噴水台 外面長滿蕨類 現在裡面有很多銅錢 沒想到外國人也玩這些
但是噴水不是利用電動而是用連通管原理 自然噴出
走過小道來到宴會廳的後方有個小廣場 很小的廣場
雖然露天但四周都有牆壁 也對音效有所注意
當時這裡還利用碎玻璃拼成五光十色的光球 就像台氣的電子花車一樣
這裡就是個舞會場
後來Jose把城堡開放讓大家享用並收費 有時這裡也可以看電影 做音樂會
外面走道都很小 實際上不會 但感覺上有點錯綜 外面又剛好是瀑布
真的就像走到天空之城的廢棄角落
另一邊則要穿過房子底下來到樓梯 很喜歡這樣的設計
那樓梯也超棒
樓梯可以走下去 河水成瀑下來後在底層分成兩道水留而去
走下去到瀑下的河床是野餐區 更厲害
這裡的美不是那些石桌石椅 或鮮艷的花草 而是欄杆的設計
欄杆的柱頂變成蕨類小栽 真是千金難易
而且河水是淹上來的 欄杆的底部是泡在水裡 直接貼著河水 看著瀑布
這一種破敗的美剛好就是天空之城動畫吸引人的地方
動畫裡他們走進飛行石的房間 已經長滿了草 踩進去 水竟然滲進來
從下面看過去才知道 剛剛的廊道是在河床上高架出來
看著柱子很細 年代久 想來有點可怕 會不會垮掉
再來又到另一個建築 Lower Refreshment Room輕食堂
剛剛的宴會廳像高架樓 這個比較像城堡 沒能進去不知道 但漂亮的是外面
後方廣場有一個很大的橢圓形水池 水裡不是空空的有水生植物 從兩邊的欄杆往內部噴水
這個噴水也是利用連通管從河水噴出 不用外來動力
旁邊設計了情人路Lovers Lane讓一些人可以散散步 牽牽手 談談愛
旁邊有個建築往山壁裡去 因為妻子愛水族 原本是要穿洞做成水族館
但因為地質太弱而取消 現在裡面住了很多小蝙蝠
也是這些蝙蝠所以我們走在這裡感覺不到蚊子
而外面不是直接一展門 就算不進去直接走過外面也變成一個隧道建築
因為這個挖洞 發現後面還有一個小瀑布 竟然不是用二女兒而用女僕的女兒來命名
Teresa Falls 成了他們家庭不開放的秘密後花園
這之中當然也存在一些情仇
從原來的地方可以橋號穿過竹林回頭
一路回來的路又直又長 兩邊特別種上Kauri 這種樹長得很慢 但卻是很好的木材
又硬又直 又沒有分節
當然這些不是為了自己種的 也不是為了材用 而是種給晚輩的
告訴晚輩 事情要有計劃再經過時間才會有成果
現在這裡成了美麗的康莊大道
當年還引進北昆州第一個水力發電

但是1946年的大水災淹掉一半城堡 嚴重破壞讓Jose也哭了 努力修復
胃癌世後 交由相繼轉給妻子和女兒
後來經營不下去 沒辦法才在1977年賣掉 又在兩年後一場大火燒調宴會廳
廢棄15年後 1993年 大豪主Mark Evans回澳旅遊發現這個地方又聽到這些故事就買了下來
辭掉工作繼續這個夢想
當時Jose的孫女還在世 得到這樣的消息寫信給Mark 並帶他走了一圈
講解了一切故事

解說員把Castle倒塌的牆切割成石灰小塊裝進錦囊袋給大家當禮物
讓大家都記得這個為夢想努力的故事
老實說 我小時候 很小的時候就有兩個想法 當時還只是個想法
其中一個 和這位Jose一樣 一樣的夢 我還記得

剩下的時間不多 我急著會去剛剛許多看不夠的地方
和司機約好的地方等 司機問我有沒有走過去橋上看瀑布 我說沒有 時間不夠
問我想不想看 沒關係 快去看
從剛剛的走道可以走上吊橋 在大瀑布上看整個瀑布 整個水流 還有整個城堡
真的超棒 天空之城 真的是天空之城
有些大陸人跟來 不知道是為了看景 不知道他們怎麼看待這個地方
是不是有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情緒 還是只是一間老房子
FB上朋友說 很有台灣鄉下身藏的廢虛感
哪是台灣鄉下 這是天空之城 不要破壞我的美好想像
真的有點怒 而且怎麼會用台灣鄉下廢虛來行容 都是舊屋 等級完全不同
雖然你也常出國 雖然許多藝術是你教我的 但是當下 真覺得你停滯了
一個是實際上Jose的故事 一個是天空之城的想像
就是找不到那巨大的飛行石 和大花園機器人
Bay問我"有餵烏龜嗎" 我說"沒興趣看烏龜 我只想找花園機器人"
後來覺得好像有點回得太兇了

離開這個真的很棒的地方 覺得滿意了可以回家了 車又開往Babinda Boulders
是一個溪流 流到這裡展開變成 廣大 平淨又非常清澈透明的潭水
而且水不深 因為清澈又沒有水波 可以看到水底也是平和的
洋人問能下水 但我們華人真的沒有人想下去
只有那四位女生的其中一位直接走下去 喊著很冰 內褲濕掉了
有點好笑 但是在澳洲和台灣不一樣 心態是開放的 沒有太多成見與囿限
上下游的溪水就好可怕
那位像男生的女生剛跳過傘 也剛深潛 也泛過舟
我蠻擔心泛舟的 因為我不是很會游 我知道這裡大家對泳游的技能看得很平常
而且我也知道這邊的泛舟等級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 現在每天下雨 晚上還有大雨
我一直問她資訊 她說一位台灣很會游泳的教練來到澳洲看到這樣的水
連他都會怕
又下雨 大家回到亭子上休息吃點心 就是少不了的蛋糕 餅乾 果汁

回程的車上我和她們聊得很開 那四位女生也加進來 也問著跳傘和泛舟
有點危險性 但真的很好玩 她不會游 一開始就要她們跳下去自己想辦法到下游上船
一開始她有點生氣 但後來覺得感謝 這樣她差不會怕水
另一位女生則是莫名其妙翻出去 然後抓著船漂了很久才發現她
有時教練會給指令 低頭
我還開玩笑說 是後面有船要飛過去嗎!
我也過去和她們一起看照片 這時候七位才把車子吵翻
看到照片有點嚇到 超誇張的水 和台灣完全不同等級
台灣颱風天時溪水暴漲 差不多就是這樣 有點怕

我本來是要回客棧 聽到那對女生要去逛夜市 我也湊上去
在這裡就是這樣交朋友 大家都變得很大氣 很隨意
我可以就這樣湊上去不會覺得奇怪 她們也覺得歡迎
很喜歡澳洲的交友方式
那四位女生有看到 好像也有猶豫 但最後沒有跟上來

Cairns市區真的有個市內夜市 和她們逛得蠻開心的
我們吃一種 買盤子然後隨便夾 只要裝得下就裝 但只能一次
廚師大姐還教我說 裝這個有技巧
後來看到有趣的香皂 也有男女生殖器形狀的 有水果的 而且也有味道
乳房樣子的就是牛奶味
我也選著袋鼠皮的包包要送人
另一個女生買了整件的袋鼠皮
我知道袋鼠皮整件的摸起來有兩種 一種很柔 但毛比較短 一種毛較長 感覺很厚 但是比較剛硬
現在才知道原來一個是kangaroo 一個是wallaby
看到便宜的小珍珠 雖然有打磨拋光 但卻時看起來比較亮
想到在Perth時Annie想買又不捨得花錢
覺得沒有什麼錢 朋友一場 環澳中也陪我那麼一段 買一對送她
沒想到我是讓他們用新的刷卡機的第一人

一直很想慫恿那位女生買南洋大白珠 能看到她用力刷下去我就覺得很爽 而且真的不錯 沒害人
她們約我去她們住的地方 她們有多的肉 想要烤一烤幫她們吃
女生也買了酒 有人要約她出去
走在街上那女生沒有一點警戒
但是我們都知道其實澳洲治安沒有太好 尤其是原住民要小心
她落後在後面 三個女阿寶和她齊頭並進 剛好左右夾著她
實在是太危險 一直要她跟上 她卻不太在意
只好過去護在她旁邊 然後直接講明澳洲的狀況
到了客棧 真的超級好的客棧 他們住套房 環境也是澳洲三點五星的樣子
澳洲的星等比台灣差一些
烤牛肉時 我沒能幫到什麼忙
廚師說 她剛來時也是看到台灣人就覺得很親切 同鄉 朋友 想聊天
但是遇到太多爛事之後 懂了 台灣人真的很差
後來遇到台灣人 也心如止水 不會因為"台灣人"三個字而加分 想聊天 想熟識 想交友
雖然我不希望這樣 但不得不說 很認同 深刻
後來都是遇到覺得不錯的人 才會去認識 而我就是一位
我問她牛排到底差在哪 不就是兩面煎一煎
她說 看火候 還有時間點 但外人看起來就只是兩面煎一煎
而且還要看肉 今天這塊肉是高檔的菲力filet
只煎了五分熟 還有點紅血 試試看 真的很棒 應該是吃過最後的 比於台灣餐廳
真的剛剛好 不會太硬
還有雞翅 也聊了很多 很開心的一點
看著十點了 怕太晚危險 才趕快走會去

回家回想起來 覺得如果這城堡是天空之城 那我覺得500年無花果就是那顆大樹 有流動光茫的高級澳寶就是飛行石 Coober Pedy就是礦坑 而在礦坑關燈才看得到的飛行石礦就是黃金海岸的藍光蟲

這一趟讓我想起小時候就有的幾個夢想 它們從來沒有忘 三十年來一直盤旋在記憶裡 而其中一樣 和這已故的城堡主人一模一樣

這一百五的tour真的很棒

03.11 Tully river rafting, QLD
一百七的tour 一整天 Grace說真的泛一整天
我也擔心了很久 早上也很緊張 而且很怕沒有華人 如果真的需要不知道怎麼辦
小巴士先開到中間站 大家先領好票券
拿票券去換手環領鞋子 不同的手環是不同的路線
接著換到大巴士 當然人也都換了
這車分兩種 一個是中級 玩一整天
一個是高級 會帶上更上游去 更刺激 但是有英語與泳技的條件
會當場考驗沒通過的馬上降回中級不退錢
Tully river在Cairns南方約一百五十公里
外面還在飄小雨 坐了應該有三個小時吧 蠻想睡
車從下游開過去 看到那條要泛的舟 我更怕了
完全是黃色 看不見有多深 應該至少有三公尺吧 就像真的像颱風天的洪水
而且這裡只是下游 上游真的有石塊的泛舟還得了
如果我們翻船真的活得了嗎
開始往山上爬 旁邊還出現野生食火雞 雖然我沒看到
車上開始放注意影片
和台灣不一樣的 他們真的要大家認真看 看完之後還會分區再講一次
除了自己也會教要怎麼救人
最重要的 下了水不可以游泳 一定要仰身 抱胸 雙腳注意 雙目注意
翻到船下要往船的前後兩端跑
不可以把繩子綁在槳上
還有一些用槳時的安全注意
車上有很多國家的人 亞洲區來說 我知道的就日本 韓國 台灣 香港 大陸 新國
大家是依語言區坐 所以每一小區都有一個可以講那個語言的人
我不知道是因為真的有危險所以那麼嚴謹 還是澳洲全都是這樣的態度

到了下船處 路邊已經放滿了裝備 要玩高級的人要再搭小車上去
我用很高的要求來選裝備和調整
在台灣也玩過許多活動 台灣其實沒有很嚴謹
而慶幸的 他們也用一樣的態度 六人一船 一個教練
雖然也會幫忙 教練會專注在自己手下的那六人 這樣很好
不然常常會有人漏掉或是只大約看過
每個人都會去搖安全帽絕對不能搖動 每個人都會檢查救身衣 絕得要很標準
救身衣一定要緊貼著身體 這一點台灣從來沒做到過
身體泡在水裡 你會看到肩膀的救身衣脫離身體 所以救身衣雖然穿著浮著 人只有半浮
就是這樣 才有許多意外
很仔細每個人每的地方都合格才拿槳下溪

船停在邊上綁著 大家先上船教練會講一個指令 怎麼做 練會了才再下一個
後來就開始一下這個指令一下那個 大家會亂成一團
paddle划槳 hot paddle用力划 back 後划left forward right back 左前右後
left back right forward 左後右前 hold down 抓繩子往內坐 槳往下壓
over left左邊的人hold down右邊的人完全坐進來腳往氣墊底塞
沒有over right
all down 雙手抓繩子 全身跪坐在中央 立槳
jump跳動
基本上是坐在邊上划 如果人可能摔出去時就會hold down
有要下瀑布等可能會翻船的就會all down
jump 和over left都是過石頭或急流是避免卡住的
教練會解開繩子滑進河道 讓大家練著划 然後一樣一直給指令
一直到真的可以了 才會開始
然後真的叫大家都跳下去 他去下游接大家
大家要像下水餃一樣漂到下游 教練說上船 我轉身要游 剛好水下其實有石頭
整個刮上去 超痛
大家也都蠻團結
除了我 有一對香港人 一對韓國人再加一韓男
那位韓女和Sooyoung蠻像的 她們才剛交往一個月
大家都過得很順 我們船常常卡住 我以為船應該就是順著急流一直往下
很容易卡在兩個石頭間或是衝起來 然後停在石頭上
但是別人有翻船 我們沒有
有一次下瀑布 然後船整個卡在瀑布下 瀑布一直沖 超級冷
船基本上已經被壓在水裡
怎麼弄都不行才要我們離開上岸 走到下面去等 他們一直拉才拉出來
下面也有一船日本人也在那邊玩水
覺得一位韓男有一點皮 游有點遠 不好游還脫掉救身衣
韓女有些勸阻 覺得她這樣有點累
教練真的很累 光顧我們就忙翻了 還要注意整個船隊
這時會幫其他船都通過了才來載我們
後來就比較好
有攝影師在跟拍 我在注意泛舟沒太注意到他 後來有點後悔 這樣就比較沒有照片
而且我hold down做得太標準 身體壓得太低 這樣也是會被擋住
其實好像可以不要那麼下去
有一個就很印象深刻 教練說 hot paddle 我們看到前面有個超過五公尺的瀑布
船已經到剩三公尺了 還在喊 forward forward 韓男忍不住說 sure!
接下來的一秒就是all down加尖叫
左岸是Tully River national park
有些植物 但是我們不懂 中點休息處前的左岸有兩個大瀑布 教練會叫大家都大瀑布洗澡
也是熱狗三明治 自己吃飽 時間不多 有側所

接著就是下半段 這時才有一些人從這邊開始 還穿著運動鞋 覺得應該是半天體驗吧
下午大約都比較緩 比較寬 有時有點無聊
但是還是有很急很刺激的時候 而且教練說 大家運氣很好 這幾天都下雨 水很漲
這樣比較好玩 而且因為這樣我們可以划得比較遠
有時教練會叫大家都跳下去泡水 我覺得蠻冷的 抖到教練都在問
有一次叫大家上船 我游游游 伸手一抓差一點沒抓到
水流很快 我就漂開了 完全游不回去 教練只好丟繩子給我 好險我記得教學影片
有些人在某個定點爬上石頭跳水 韓國人吵著也要 說他付錢給教練 帶我們去
教練說 那是高級的團 他不能帶上去
我以為會一路很瘋狂一整天
上半段就一直卡岩石 超級忙 指令很多
下半段會瘋一下 休息一下想要再瘋一點!!
應該要一路瘋一整天的啊 中級對我來說不太夠!

上岸後覺得這真的太好玩了 和台灣的完全不一樣 又安全
好想再玩一次
更衣室是一個四面木板圍起來的大空間 沒有門 而且也沒有圍得很密
大家一起換 沒有一人一間
這時候看得出來 台灣人和韓國人有當兵 完全很自在
反而洋人顯得有點害羞
至於女生那邊我就不知道了 記得昨天那位說的 應該和男生這邊一樣
這如果在台灣超級可怕 要不是被公幹 就是一堆性侵

大巴回到公司 可以讓大家買照片 還真的蠻貴的 不能單張買 只能買一套兩套三套這樣
越多人越多套單價就越便宜
韓國人不買 我是蠻想要 畢竟是個很難得的記憶
就約了香港人 我買一套70澳 和你們分 你們兩個再彼此分
這樣你們一個人只要十幾塊 應該可以吧 而我就只要35澳也能接受
硬是要三個人分一定沒法成交 貪小失大 不如用這樣雙贏
約好13號下午在Cairns的夜市口見面 我傳照片給他們 當下付錢

真的要學好游泳來西澳和鯨共游 來大凱恩斯玩高級版
朋友問 當時沒聽說有分
高級他沒告訴你吧 全天的分中級和高級
如果你是直接找tour面對面談他們很省事 不會講 但其實有寫

隔天要出海 跑去市區租gopro有FIT travel的優惠卷
沒想到要壓護照或是壓600澳
我知道如果我走回去再來店 超過六點他們打烊不等人
沒辦法只好壓600澳 剛好personal的帳號錢不夠
又剛剛好行動網路通訊太差 我錢轉不進去
向她借她們的電腦轉帳 幸好人還不錯 肚子很大 應該要生了
算到明天下午六點 所以明天要把隨身碟帶出海
回來還上gopro買上讓她把照片傳送到我的USB裡

太陽已經下去 矇矇的天上 有很多蝙蝠低空飛過 多到就像河流一樣 沒有停 不是一小群
而且蝙蝠超級大 大約和小白鷺一樣大
該不會這是天空之城戰鬥機器人的原型吧 被我猜中的話 那宮崎駿先生你也太會想像了吧

Annie看到fb相片跑來說"泛舟好high" 有些忙 有點忽略了

03.12 Great Barrier Reef, QLD
07:45 check in 08:00 登船 08:20 開船 10:00 到達外礁
Saxon Reef ,Hastings Reef , Norman Reef 三個外礁選2個"礁"停留
原本算得時間可以 沿著海岸走過去 發現有點出乎意料地遠 後來還跑起來 怕來不及
先到室內找好對的船商換票 到對的碼頭上船
進去前會拍一張照 我想說應該是點名記錄 知道有這種的方式
船還蠻大的 已經很多人 也有許多大陸人
我隨選個地方開始寫資料 因為我有報名深潛體驗 還要多寫一張試卷

啟程後當然就會介紹一下船 行程 還有每位職員
其中潛水衣要多加十元 可以不要 其他裝備不用錢
結束後大家就發瘋地到後面去挑裝備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搶
我先到櫃台去問度數潛鏡 剛好巴台有一位女生是台灣打工度假 幫我快速溝通
免費 但須要壓證件 自己顧好
樓上已經開始深潛的說明 趕快去上面聽 覺得時間安排有些不合理
但後來才發現是有照深潛的說明 接著才是體驗的說明
剛剛大家寫的問卷全對的直接跳過 有錯的留下來聽講解
看到有四五位香港女生一桌 換過去坐 我可不是因為女生
而是有的聽得不是很確定 但是深潛又不能亂來
表明英語不太好 希望可以問一下 但是真的問時又覺得沒有太友善 更不熱情
但澳洲兩年來 對於香港人印象真的也沒有太好 不意外
大概就是幾個要點 要在水裡拔掉呼吸罩吐氣再戴回去 面罩進水能排掉 還有調耳壓
還有就是手勢 最有印象的就是 大拇指比上是有問題要快速上浮的意識
如果問你還可以吧 你要比"OK"的手勢 千萬不能比 "讚"
不然service end 遊戲結束 馬上回去

這時我才去拿其他裝備 蛙鞋 也決定租防寒衣
和台灣不一樣台灣的浮潛太保護 都是抓著救生圈拖著走
戶外活動對國際來說很尋常 那種方式非但沒必要還不好玩
這邊就是有一根浮板 有救身衣 然後大海那麼大 隨便你要怎麼玩
船上有人在看 船尾也有很多人 右邊是深潛區 中間浮潛下水區 左邊浮潛是回船區
有規定範圍 船上頂注意的那位會吹哨子
其實應該很安全 注意的人會認真注意 船尾很多人 隨時都能下水 海流很平靜
但是還是很害怕 因為這種型式落差太大 而且外國人真的大家都很會游
相對他們直接的觀念標準會比較高
有點緊張 我沒用救身衣 拿根浮俱就像仙女的彩帶那樣橫過胸前就跳下去
我有預想可能會掉進去 沒想到只是這樣圍一下真的浮得很起來
再來就是蛙鞋到底要怎麼踩
一下子習慣了也知道狀況 就上船去要拿gopro 沒想到第二次下水被叫走
有一位胖老婦人 人老 而且完全不會游 (之前經驗是澳洲老人超會游)
所以和台灣一樣穿上救身衣 有個教練用救生圈拖著她
我也被叫過去一起拖 我稍微還是會划一下 輕踢到婦人
但是剛剛那種玩過一次 這種救生圈式實在太無聊自己就拖開玩自己的
其實水沒有很清 有點濁 但是珊瑚礁真的很美 和水族館一樣 和想像的一樣
玩得有點累上船時剛好教練也上船 同事認真地問另一個人呢 他才看一看說在那邊

等著深潛的體驗 一次三人 完全不用怕沒弄好 如果是台灣可能會
弄好後 攝影師又來拍照 背起來真的很重
一位男生在水裡操作 一位潛水攝影 一位女生在船上操作 好險是華人通中文
她再講一次兩個要考的動作 排潛水鏡的水 還有拔呼吸罩
坐在邊上用試用呼吸罩 然後先半身站在海裡 沒問題就抓著梯子全身下水
教練要我做排水 但是我忙著平均耳壓
水下教練看不行讓我上去 她問我怎麼了 我問她耳壓怎麼平衡 讓我再下水一次
都大膽地來試了 就再大膽一點 再更勇敢就會換來平靜
我就安靜地做完排水和呼吸罩的動作 咬回呼吸罩時滿口是海水 夠鎮定照指令做
不然如果我亂吐水或喝水一定嗆到 然後就是結束體驗不退錢
等其他人時 船上教練開始放掉衣服上的氣 沒了浮力 身體很重往下
因為有力道 我也順著往下面梯子踩 水下教練才過來緊握我的手在梯子上
告訴我 抓緊
這次只有我和一位洋人女生能下潛
不知不覺真的潛得很下去 至少有十公尺 繞了很大一圈
沒有像Amy說的很忙 都是泡泡啊
過程中真的呼吸罩有脫落 我照著方式重新再戴回去
覺得這考試真的很重要 不能亂來
上船後 另一位沒下水的是華人男生 他說他當下不敢拔
我說 真的很重要 我有脫落 但是其實只要再勇敢一點就好了
他女友安慰他
不能再試第二次 也不退錢
後來看了很多組 大概有一半的人不能下潛
回船艙拿午餐 簡單的自助巴 才剛拿完就被叫去樓上 因為下午的直昇機要說明會
以影片為主 其實很簡單 就是一定要戴耳罩 一定要穿好橘色救身衣 法律規定
在台灣應該不會那麼嚴格 一定要所有人都到場看過影片 沒問題
這時船收起錨航向第二座礁區
還有一陣喧嘩 說是有鯊魚 該不會是電影中頂著魚鰭的那樣吧 我是忙著吃肉 又很晃沒看

到了第二區 看著工作人員通力合作 很快就放好台面 大家全都像下水餃滾下海
我才頭幾位 要在旁邊等直昇機
直昇機遲到 這時也有正在深潛體驗
剛剛那些港女 有的還半身站在水裡呼吸罩就沒辦法用
其實是太用力吸太用力呼 只要像睡覺時一樣慢慢順順地來就好
我有想要講 但是又沒過去講 一下子就被拉上船 結束

很久了 才看到直昇機降在遠處海上的小平台 用小船把人載上來
有的行程是這般直昇機出海 坐船回去
我覺得浪費 我一樣可以坐到直昇機看到堡礁啊
沒必要坐那麼遠 花那麼多錢 然後水少玩那麼多
一機 一位司機加三名客人
我們要穿好救身衣 和攝影師坐小艇過去平台
會留一點點時間讓攝影師拍照 然後上飛機 真的很厲害
沒有規定不能自己帶相機 不能自己拍 但是時間上就是剛好沒時間
風沒有想像中的大 但聲音和想像中的一樣大
機艙很小 實際坐在裡面 覺得直昇機真的是"輕便型"的機械
應該跟單人小飛機差不多的感覺 雖然我沒坐到小飛機
很幸運讓我坐在副駕 視野超級好 不會飛很高 不會飛很快
直昇機看堡礁真的剛剛好 至於畫面就不多說了 和想像的一樣 和電視上的一樣
就是這個樣
整個海域很淺
大約十分鐘吧 覺得也差不多 剛剛好

但時間花太多在等待 回到母船 馬上下海浮潛 這個礁超級棒
船四周比較深 應該有十幾公尺 但泳出去 只剩下不到一公尺
滿滿的珊瑚 滿滿的 絕對不是那種只有東一塊 西一點 還有點灰灰的 綠綠的
最喜歡的是可以游到邊上 懸崖上
一邊是只有一公尺內的滿滿珊瑚 另一邊就直落下去 當然垂直的崖面也都是珊瑚
不知道為什麼 很喜歡游到這個崖邊
也可以看到水面上一群人自由自在游泳
累了 上船邊休息 覺得船上有點涼 反而海裡很溫暖
才又跳下去沒多久就說要回船回港 很不捨 硬是要慢慢慢慢地游
這個礁讓我想再玩一次

大約三點半回程 船艙裡會彈吉他唱歌給大家聽
剛剛攝影師的照片現在就讓大家選 賣錢
買不買完全沒有被強迫的感覺
他們可能不能規定不能自己帶拍攝器具 不能自己拍
沒有壟斷的問題 覺得這樣很好
那還有誰會買照片呢 那麼貴
首先技術要好 再來安排要好 有些時候真的不容易自己拍
流程也要好 沒說不行 但是讓你沒能自己拍
最後就是平常攝影師要抓時機 有時候剛好拍到客人很喜歡的瞬間
真的很貴 但我還是買了幾張 畢竟快一萬澳都花了 幾十澳紀念照 可以啦
深潛的照片眼睛真的看起來很禿 頭髮很亂
老鄭說 看你的表情你驚嚇的不輕呢⋯回來記得要去收驚啊
科廷說 為何有種深海魚被抓上岸的感覺
我說 你不如說是變白的非洲人

Bay說 他還會來玩一次
我說 會游的話不要來這 去西澳和鯨魚 鯨鯊共游

我也跟大家一起到船頭去看著船駛回澳洲大陸

回程時面對海面的狂奔 意識到已經結束了。
這 兩年其實並不是很多人想像的很爽 而是充滿恐懼 爭扎與內心的碰撞,工作上被稱草苺族的世代在這裡是那麼的拼 每一次每一次我都覺得不可能 但每一次每一次我都做到了。因為了解澳洲卻也更了解旅行的難度 如果不做我會留下比當初更大的遺憾與永遠揮不去的陰霾 最後我還是勇敢地跨出來用大眾交通環澳。這一切和兩年前想像的差了太多 沒看到粉紅湖 沒踏上紅砂沙漠 沒體驗保育志工 放棄了許多地方 但還不太差

我學了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 我想是勇氣吧!不再侷限自己的極限 更勇敢地去面對與實現
這一圈花了二十萬台幣
這一趟花了兩年多
這一走 失去了許多離別與參與
但如果還有機會 你會不會換!?

(就停在這裡了 不再走了)
岸上職員門排列再見 我也說聲 謝謝!

Cairns的沙灘還是很多人 躺著趴著玩著
大樹上 天上裡一樣有那巨大的蝙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子Someboy Haw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